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久发军事 > 文章 当前位置: 久发军事 > 文章

打压反俄势力反对颜色革命:普京把亚美尼亚卖了?

时间:2020-11-18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薛凯桓:亚美尼亚意识形态上头,普京也保不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薛凯桓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生]

  距离10月26日纳卡冲突停火协议生效已经过去半个多月时间了,但双方依旧冲突不断,纳卡地区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

  不仅如此,亚美尼亚政府承诺将其所有部队撤出占领区,但这一举动也激怒了亚美尼亚人,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协调双方签订的这份协议,是“失败的让步”,在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反俄浪潮。

  亚美尼亚民众当然有理由这么认为,根据已签署的停火协议,亚美尼亚不仅将失去所有已被阿塞拜疆攻占的纳卡地区领土,而且还做出了进一步的让步,将从11月15日起先后向阿方移交克尔巴贾尔地区、阿格达姆地区、拉钦地区,在纳卡地区仅仅能够保留亚美尼亚人汉肯特维和区,此地区对于亚美尼亚而言并没有主权性质,仅仅保护了亚美尼亚人在当地的居住权和文化自治权而已。汉肯特维和区仅占原纳卡地区的1/8大小,主要由汉肯特和周边几个村镇组成。此外,协议中还规定,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拉钦地区将修建一条新道路,以连接亚美尼亚和纳卡的首府斯蒂芬纳克特。同时,还将通过亚美尼亚修建另一条道路,以连接阿塞拜疆与其西南的纳希切万飞地。

  图片来源见水印

  阿塞拜疆是此次协议的最大受益方,不仅收复了大部分真正意义上的纳卡领土,而且借助战争胜利的优势,成功拿到了其他三个曾被亚美尼亚占领的阿塞拜疆区域,此外还“迫使”亚美尼亚同意修筑通过亚美尼亚连接阿塞拜疆与其西南飞地纳希切万的道路,使得纳希切万飞地的处境大大改善,可谓赚的“盆满钵满”。

  而作为传统认知中的亚美尼亚坚定盟友俄罗斯,并未在冲突初起之时就介入局势支持传统盟友亚美尼亚,而是选择了观望这一显然对国力、军力处于劣势的亚美尼亚不利的选项,之后更是选择在阿塞拜疆已节节胜利取得丰硕战果的时机才出手,签署了对亚美尼亚相当不利的停火协议,使得相当多仍持有俄亚传统盟友观念的人士相当惊异,也令亚美尼亚民众相当失望,痛斥俄罗斯“卖队友”。

  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亚美尼亚民众的情绪异常激烈,相当一部分亚美尼亚人将战争失败的情绪转移到了俄罗斯身上,认为俄罗斯作为亚美尼亚的传统盟友,此次不仅“见死不救”不出手阻止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的军事行动,而且对亚美尼亚施压,迫使亚美尼亚接受了“丧权辱国”的停火协议,是亚美尼亚政府“投降”的元凶,部分亚美尼亚网民甚至在外文社交网络上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展开了相当不友好的人身攻击。

  俄罗斯真的是单纯在“出卖盟友”吗?固然,俄罗斯此次行为颇有些使全世界惊异的迷惑味道,却也不是拍脑袋决策或单纯的道德问题。作为以“务实外交”而闻名的现实主义外交家,普京本人和以其为首的俄政府自然会从俄罗斯的现实出发做出最符合俄罗斯利益的决策。事实上,随着南高加索形势的变化,以传统俄亚盟友的眼光去看待俄、亚、阿三方的关系已经有些脱离现实。我们需要从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利益诉求出发,来剖析此次俄罗斯行为的真正源头。

  笔者认为俄罗斯在此地区有以下的利益诉求:

  一、重新建立军事存在,彰显军事实力

  俄罗斯在此次纳卡冲突11月10日停火协议达成前,除在10月10日和10月17日为亚阿双方先后达成两次停火协议提供了平台以外,确实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其表态也仅仅停留在呼吁双方政治解决及参与调停等“空头支票”形式。

  直到11月8日,阿塞拜疆方面宣布收复纳卡重镇舒沙后,情况发生了突变。俄罗斯在这个关键时刻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双方进行了接触,随后三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纳卡地区从莫斯科时间11月10日0时起开始全面停火,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武装力量将停留在目前各自所在的地区,将在纳卡地区接触线和连接纳卡地区与亚美尼亚的通道上,部署俄罗斯维和部队。

  双方履行声明内容后,纳卡地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1月10日前的数次停火协议得不到履行的原因主要是双方武装力量难以真正脱离交火,且双方均未有切实的停火意愿。但这一次俄军将出动隔离两军,因此这次的停火显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据报道,俄军维和部队主要由其中部军区派出,兵力达1960人,另有90辆装甲车和380台各型装备。该部番号可能是俄空降兵第31近卫独立旅,是俄军一支精锐的快速反应部队。

  俄军维和部队所部署的区域就是在纳卡核心区及亚美尼亚——纳卡通道附近,此地区是纳卡地区的核心地带。在苏联解体三十年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再一次在高加索以南出现,这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相对于俄罗斯这种大国而言,能够在一个冲突地区维持长期的军事存在,展现出在该地区“说一不二”的能力,这能够极大地威慑其战略对手,提高其军事威慑力,昭示俄罗斯的大国影响力仍存、俄罗斯仍然是世界安全问题不可忽略的一极。这种展示肌肉的绝佳机会,俄罗斯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抛开展示力量的目的,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样是实现其在该地区利益诉求的基础。俄军此次在纳卡地区的强势出现直接分割了战场,实现了“强制性”的亚阿停火,这会对亚阿双方造成极大震慑。俄罗斯直接驻军于纳卡核心区,这会使得亚阿两国都不得不看自己的脸色行事,这对俄罗斯进一步干涉南高加索事务无疑扫清了障碍,使得现阶段经济持续低迷、综合国力时刻存在严重衰退危机的俄罗斯抓住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抓住了提振国民信心与国际地位的这一剂“良药”。

  显然,俄罗斯在该地区保持军事存在本身便已经获利极大,对于严重依赖军事力量维持大国地位的俄罗斯而言,保持在南高加索地区的长期军事存在有利无害,俄罗斯也会乐于此事,当然也不会在意是否“出卖”亚美尼亚的说法。

  普京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二、排除外部干涉因素,实现南高加索地区的“冷却”

  毫无疑问,冷战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核心诉求是追求国家安全,为了这一目标,其在冷战结束后对于不同的战略方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而针对“火药味”向来颇重且外部势力错综复杂的南高加索地区,不同于针对东欧方向的强硬对抗与针对东北亚、中亚方向的大国妥协、多边合作的方针,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安全政策核心为“冷却方针”。

  实现安全问题“冷却”,建立领土“缓冲区”,排除外部势力从俄领土附近的渗透,这不仅是沙俄时代以来俄罗斯的传统外交、军事方针,也是俄现政府的外交政策核心,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在东欧方向感受到西方愈来愈重的压迫力,因此对于南高加索这一“火药桶”,俄罗斯向来不希望各方冲突升级从而加大自己在这一地区所投入的安全成本。

  对于纳卡地区冲突,俄政府也希冀于采取“冷却”方针,希望在亚阿两国与纳卡地区三方之间达成一种“冷平衡”的状态,即形成一种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涉事多方不搁置争议但不作严重攻击性表态的微妙平衡状态。为此,俄罗斯从苏联解体以来做了相当多的努力,其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外交方针与安全政策也展现出了相当的灵活性。

  实际上,在1980年代末苏联势衰、纳卡地区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从而引发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亚阿大规模军事冲突后,俄罗斯曾出于传统盟友关系而支持亚美尼亚。在第一次纳卡战争中阿塞拜疆不仅丢掉了纳卡地区,还失去了纳卡周边拉钦区、克尔巴贾尔区、阿格达姆区、菲祖利区、杰布拉伊尔区、古巴德雷区和赞戈兰区等7个地区的控制权。不难看出,在此次战争中阿塞拜疆可谓是一败涂地,不仅丢掉了大片法理领土,而且失去了俄罗斯的安全承诺,整个国家在南高加索地区已经处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地位。

  但俄罗斯并不愿意为了亚美尼亚而将阿塞拜疆彻底推出自己的怀抱。为了将阿塞拜疆纳入俄罗斯的国防与安全体系,同时阻止西方与土耳其插手阿塞拜疆油气资源的开发,俄罗斯对阿塞拜疆展示了相当的善意,不仅阻止了亚美尼亚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而且“逼迫”亚美尼亚放弃了已经获得的利益以实现与阿塞拜疆的和解,从而达成了亚阿双方第一次的“冷平衡”。

  俄罗斯很快就帮助阿塞拜疆收拾了第一次纳卡战争的败局,以调停者的姿态邀请阿塞拜疆加入了独联体以及集体安全条约。1996年,双方就阿过境俄罗斯通过“巴库—新罗西斯克”输油管道向第三国出口石油达成了政府间协议。1997年7月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还访问了莫斯科,双方签订了《俄阿友好合作与双边安全条约》,条约明确规定“双方承诺不支持分离主义运动,禁止和消除在一方建立旨在反对另一方独立和领土完整的集团和组织。”这一系列的行动使得阿塞拜疆缓过了气,因此被相当多的亚美尼亚政界人士指责为“出卖”亚美尼亚的行径。

  俄罗斯被指责“出卖”亚美尼亚并不是没有先例,只是第一次“出卖”的动机是阻止亚美尼亚进一步扩张,保持对阿塞拜疆的关系。那么这一次“出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很简单,攻守之势已易,俄罗斯需要在地区各方实力出现新的变化之际及时调整策略,以保持地区“冷平衡”的安全状态。

  事实上,亚阿两国在第一次纳卡战争之后,阿塞拜疆的国力、军力发展已经快于亚美尼亚,到2010年后两国的军事冲突已经比较频繁。而2020年9月以来的这次纳卡之战,便是双方国力、军力不平衡后,阿方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收复国土的行动。

  俄罗斯对南高加索局势向来保持极高的关注度,其不难发现亚阿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也能判断出阿塞拜疆在实力积蓄完成后一定会做出收复失地的举动。然而俄罗斯对此保持了缄默,对阿塞拜疆实力的增长直到这次纳卡战争的再次爆发保持了默许的态度,相对上世纪亚阿冲突俄罗斯“站队”亚美尼亚而言,这种态度确实非常值得玩味。

  笔者认为俄罗斯的态度有两方面原因。亚阿双方实力对比趋向已无法改变,亚美尼亚自身由于颜色革命以及极端民族主义逐渐抬头等原因,国内治理混乱,经济增长乏力、军事实力衰退。这次的纳卡冲突中,亚美尼亚在社交媒体上的“舆论战”与拍摄战场视频博取同情等“华而不实”的“作秀行为”,更是使俄罗斯大失所望,也坚定了俄罗斯不再以亚美尼亚的立场为先实现南高加索安全。

  阿塞拜疆在里海油气资源、与土耳其的特殊关系以及其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因实力而日益增长的话语权,迫使俄罗斯一定程度上改变在亚阿冲突中的站位,以防止因立场问题而导致的与阿塞拜疆关系恶化,进而导致对地区安全局势的失控。

  可见,俄罗斯并不在意是否“出卖”盟友,只要能够保持住南高加索地区的“冷平衡”状态,地区安全局势只要仍在俄罗斯的掌控之中,纳卡问题不管是由亚美尼亚主导还是阿塞拜疆主导便不重要。这是俄罗斯在地区形势出现变化后做出的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一旦亚阿双方实力的天平再次向亚美尼亚倾斜,俄罗斯该作何选择仍旧不能以现在的立场进行揣测。因此,单纯指责俄罗斯“出卖”亚美尼亚导致现今的局势的说法,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抗议停战协议,亚美尼亚民众占领议会。图源:RT视频截图

  三、打压反俄势力,反对颜色革命

  亚美尼亚此届政府依靠颜色革命上台,这个知识在此次纳卡冲突的讨论中已经被传播的相当普遍,而这一事实也被通常认为是俄罗斯改变立场的一大诱因。

  事实确实如此,如果说安全忧虑是俄罗斯改变亲亚立场的开端,那么亚美尼亚颜色革命与近年的反俄浪潮,便是促使俄罗斯“出卖”亚美尼亚的最后一根稻草。

  颜色革命的套路相信我们已经太过熟知了,笔者这里先抛砖引玉,展示一下亚美尼亚颜色革命的“成果”:

  亚美尼亚媒体“JAM NEWS”2020年7月16日的报道:《是谁挑起了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边界的升级?为什么?俄罗斯参与了吗?》文中有一段话说道:

  “俄罗斯试图控制总理帕希尼扬。俄罗斯可能正在寻求惩罚‘不听话’的总理帕希尼扬。支持这一理论的论据之一是,俄罗斯和它所创建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军事集团,并没有像土耳其对阿塞拜疆那样公开支持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外长没有向俄罗斯求援,但他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交谈时表示,阿塞拜疆违反停火协议,除其他外,侵犯了俄罗斯武装部队位于亚美尼亚境内的据点。

  然而俄罗斯只是建议让普京成为紧张局势的调解人,亚美尼亚回答说:他们自己的军队正在应对局势,不需要帮助。”

  在大敌当前,战争已经一触即发的危险前夕,亚美尼亚方面仍在做指责俄罗斯“干涉”亚美尼亚事务的表态,不顾自身与阿塞拜疆存在实力差距、只能够依靠俄罗斯维持局势不至于崩溃的客观现实,这种以意识形态上头而不顾现实状况为代表的颜色革命后遗症,也为后续亚美尼亚的失败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产生的具体后果就是:俄罗斯曾于10月14日召开过会议专门讨论过纳卡问题,会议主题是要不要继续站在支持亚美尼亚的立场上,对其继续进行军事支持。会议刚开始,曾经在东乌克兰战场上大出风头的亚历山大·博罗代就猛烈抨击了亚美尼亚现政府,指责亚美尼亚现政府煽动反俄情绪,对亚美尼亚在遭受攻击后没有及时对普京和集安组织求援表示相当不满。博罗代还列举了亚美尼亚禁止俄国内亚美尼亚人返回亚美尼亚等种种“反俄”恶行。在博罗代等人的活跃下,会议作出了不向亚美尼亚提供军事援助的决定。

  博罗代作为俄罗斯在东乌战场上的“英雄人物”,其人曾经被任命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的声音基本代表了俄罗斯对外强硬的鹰派观点。这一派别在外交方针上因其主张的极端性而向来被务实的建制派所压制。然而这一次,俄罗斯外交建制派的代表人物总统普京、外长拉夫罗夫均未对博罗代等人的提议表示任何异议,甚至默许了其“见死不救”的主张。这些无声的表态清楚地向外界传达了俄政府的共识:对亚美尼亚现政府“反俄”行为的不满以及对“颜色革命”的零容忍。

  这并不奇怪,南高加索三国并非没有西方渗透与颜色革命危害的先例,俄格阿布哈兹问题、南奥塞梯问题就是最好的例子。格鲁吉亚在北约支持下对俄罗斯底线的反复试探,并最终迫使俄罗斯动用军事力量解决问题,这已经使俄罗斯深感棘手,而2014年的乌克兰颜色革命更是导致俄罗斯与西方陷入决裂边缘,种种都为俄罗斯敲响了重视颜色革命影响的警钟。俄罗斯政界已经逐步认识到,不能对潜在的颜色革命危险与危害无动于衷,而是应当寻找机会主动出击,在危害尚未扩大之前及时掐灭危害的火种。

  因此当这一次纳卡战争爆发之后,俄罗斯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强势援助亚美尼亚,反倒是站到了裁决者的位置上进行调停。而如果双方关系十分坚定的话,俄罗斯断然不会如此冷眼旁观。直到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出现崩溃趋势,亚方放下身段求援后,俄罗斯相关的介入程序才真正开始落实。

  亚美尼亚近年来全国上下对俄罗斯日趋不满的态度是确实存在的,亚美尼亚现政府心知肚明,俄罗斯也一直想要敲打一下亚美尼亚国内的反俄势力。这次纳卡冲突便是俄罗斯给予亚美尼亚一个“深刻教训”的绝佳机会。俄罗斯希望亚美尼亚这一次吃大亏后,其政府及民间今后的对俄态度会有所变化。当然,如果亚美尼亚现政府还是坚持其反俄立场,那么俄罗斯这次给他们保住的那一点利益,以后恐怕还得失去。

  对于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而言,此次纳卡冲突的结束堪称“完满”,俄罗斯达到了它的目的,既“教训”了亚美尼亚,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反俄的倾向,又在南高加索地区重新建立了威信,为后续继续干涉该地区事务打下了基础。对于阿塞拜疆而言,他们不仅收复了大部分曾被亚美尼亚占领的领土,而且在纳卡问题中初步确立了阿强亚弱的格局,其在此次冲突中展现的实力也使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增强了与地区强国议价的资本。

  而对于亚美尼亚而言,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以民族主义作为立国之基的亚美尼亚在领土问题上的脆弱性是极高的,任何领土上的变更都会极大触动亚美尼亚现有秩序的稳定性。

  这并非危言耸听,无论是1999年乌纳尼扬国会大厦扫射事件(事件造成总理萨尔基相,议长杰米尔强以及两名副议长、四名高官当场被枪杀,另有一名议员心脏病突发身亡,而事件起因仅仅是因为亚美尼亚当届政府不够“强硬”),还是近期爆出的围攻总理府、殴打议长等冲击政府部门的若干事件,都彰显着亚美尼亚社会情绪与治理的长期不稳定性,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抱在手里的火药桶,随时有彻底爆发的危险。

  对于以帕尼希杨为首的现亚美尼亚政府而言,当务之急绝不是继续通过大造舆论煽动国内的仇阿、仇俄情绪,而是应当利用俄罗斯斡旋停火的台阶,及时给冲突局势和国民情绪降温,切实履行停火协议,如此才能在后续局势的发展中获得喘息的机会,一如当年战败的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应该认识到,炒作“俄罗斯出卖盟友”论并不能帮助亚美尼亚打赢战争,在此次纳卡冲突的过程中,俄罗斯其实是给亚美尼亚从政府到民间好好上了一课——即俄方明白亚方的小心思,但在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上,即使亚方再不满也还得依靠俄罗斯。当然,就亚美尼亚的国民来说,这一结果仍然是难以接受的,但是,游行示威无法使自己的国家强大。如果亚美尼亚现政府不接受目前的结果,那么只能失去的更多。

  所以亚美尼亚的年轻人包括我们都应该更加深刻地认清一个道理,国家并不是靠着喊口号就能喊强大的,而是靠着努力实干出来的。落后就要挨打,强大的盟友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不可能无条件地为他国利益服务,指责强大的盟友“见死不救”“背信弃义”既不现实,也对道德做出了过高要求,是毫无意义的举动。

  自助者人恒助之,不仅对个人的奋斗而言是真理,对于国家历史的潮流而言,同样是不变的法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在新浪军事争鸣栏目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网友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美飞行员开真实战机大战人工智能“歼20”

下一篇:俄派维和部队进入纳卡之时?土耳其也要来“凑热闹”

推荐阅读
联系《久发网》 | 关于《久发网》
冀ICP备19037477号-2  |   QQ:663924333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  |  电话:注册会员即可发布您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