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资讯 > 文章 当前位置: 各地资讯 > 文章

南京“备考”垃圾分类 环保产业站上风口

时间:2021-07-21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上海已经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按照住建部6月份的部署,到2020年底,包括南京在内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留给46个重点城市的“备考时间”已经不多。

  在这场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环保战”中,要提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先行先试的南京准备尚不够充分。剩下的“备考”时间里,南京显然不能观望踟蹰——抓紧立法推进,前端发力,后端提升处置能力,壮大完善环保产业链,是必行之道。

  前端引导:全城36万户居民“攒积分兑好礼”

  从垃圾分类的源头着手,南京,让大众做好这件“最难的简单事”虽无强制,却在意识上注重培养倡导。周末,位于南京雨花街道阅城国际小区的“垃圾分类服务中心”,前来“买”生活用品的居民络绎不绝,然而在这里消费不能用人民币,只能用积分。

  雨花街道综合行政监察执法大队科长郑海青介绍,获取积分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参与可回收物分类。他们为每家每户分发了二维码卡片,居民在周末指定时段前往小区广场投放可回收垃圾并出示卡片,经工作人员手机扫描,就可以根据垃圾种类、重量算出相应积分。

  这种“鼓励政策”同样适用于农村地区。在栖霞区八卦洲,垃圾收集员逐户上门收取垃圾的同时,除了完成积分扫描,还进行宣传督导。村民们分类不够规范,收集员便运用“专业知识”,当面“手把手”帮助村民重新分类。此外,八卦洲还设有8个积分超市供村民“以分换奖”。村民童先生笑着说,平均算下来,自己每个月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收益”近百元。

  源头分类的积极性还得益于专业企业在“前线”的不懈努力。通过政企合作,南京志达科技环保公司入驻南京多小区,采取多种方式号召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步入挹江门街道的金阜雅苑小区,入门便是该公司为小区设置的垃圾分类公示栏、宣传牌。公司宣传员的工作除了入户宣传、答疑解惑等基本内容,还要思考如何把垃圾分类工作推向纵深、细化:比如,针对“厨余垃圾”收集这一难点工作开展定点投放,引导居民开袋投放;针对个体经营者普遍不愿回收低值再生资源,宣传员还想出了专题活动回收和“低值回收点”的双回收机制,引导居民主动将家中的低值再生资源拿到兑换点,实时换取日用品、蔬菜、米面油等。

  从南京市城管部门的数据看,目前采取分类回收进小区、积分奖励、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全市已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小区550个,覆盖居民36万户。

  但从某街道的数据来看,“积分奖励”的效应却参差不齐:有的小区参与用户可以达到90%以上,有的小区却只有44%左右,这又是为什么呢?

  后端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待完善

  “‘鼓励政策’之所以会出现不同效果,与居民理念有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分类后的垃圾会被‘一包带走’,前端分类显得没有必要。”某街道工作人员道出了实情。

  所以,前端引导垃圾分类还只是“招数”,真正体现“内功”在于后端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上。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齐备了,政府才有“底气”向居民强制要求垃圾分类,“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顶层规划”,也是“大考”的必答题。

  不分类的情况下,垃圾往往只有两种处理方式:填埋与焚烧。“眼不见心不烦”的填埋不算是处理垃圾的好办法,它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存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隐患。垃圾在焚烧时会产生一种带毒性的脂溶性物质——二噁英。

  如果垃圾分类到位,能减少待焚烧垃圾中混杂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从而提高垃圾燃烧热值,更多地节约利用资源。为了避免焚烧污染,焚烧厂需要加大投入,配置多种设备对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置。往好了看,焚烧垃圾节约土地,还能发电。如在光大环保能源(南京)公司,1吨垃圾焚烧可发电500多度,居民们恐怕不知道,用的电都是自己“生产”的。

  目前,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依托江南、江北、高淳三个焚烧厂和六合一个填埋场,以及与江南、江北焚烧厂紧邻的两个灰渣填埋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正常情况为每天8000吨,基本上,南京城的“消化力”可以做到“日产日清”。

  可喜的是,今年7月1日,南京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一期一阶段调试运行。一阶段处理规模为餐饮垃圾100吨/天、厨余垃圾200吨/天。南京,补上了曾经缺乏专业大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短板。

  南京,渐渐把垃圾治理工程的思路落实为行动纲领。在已有的政府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上,《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导则》等10余个规范也相继出台。强制垃圾分类是一种趋势,目前全市立法调研工作已在筹备。

  社会化运作:垃圾分类成为环保产业链的升级契机

  虽然对大众的“强制令”未下,但南京早已对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求强制进行垃圾分类,甚至细化到单位食堂:食堂不仅要进行四分类,餐厨垃圾也要找相应的处理渠道。

  鼓楼区挹江门街道的鲁迅园机关餐厅毗邻机关楼与居民区,以往,为了保证干净清爽的环境,这家食堂通过向城管付费的方式处理每日餐厨垃圾。眼下,他们创新引入“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机”,不仅能做到“谁污染谁治理”,甚至还能“自产自销”。

使用“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机”,食堂可以把每天的餐厨垃圾转化为初级化肥。(魏薇摄)使用“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机”,食堂可以把每天的餐厨垃圾转化为初级化肥。(魏薇摄)

  食堂每天将约200公斤的餐厨垃圾投入处理机,加入菌种,垃圾历经破碎、脱水后发酵,便能形成20公斤的初级有机肥。位于仪征的某农场购入这些化肥,供养苗木生长。

  “政府顶层设计很重要,市场实体的努力也尤为关键。”挹江门街道党工委书记石英说,街道切身体会到随着垃圾分类的紧锣密鼓,相关产业也跃跃欲试。食堂引入“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机”的机缘,正是收到该处理机生产商——南京阿尔法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积极推荐,才促成了这一“政企合作”的项目落地。

  阿法尔公司一名负责人回忆,公司原来从事的是其他环保相关产业。3年前,公司意识到垃圾分类正呼唤产业链配套跟上。他们开始致力于餐厨垃圾治理,引入了尖端科技人才及高校教授团队,并投入年营收额的20%用于创新研发。“垃圾分类市场前景看好,而且垃圾分类服务的诸多业态也初见端倪。作为企业要勇于尝试,顺势而为”。

  然而,面对传统回收体系经营有待改善、新型回收模式尚未成熟的现状,企业的“发力”依然面对桎梏:比如再生资源品种繁杂且分散,造成行业大部分品种缺乏可依照的产品技术标准、质量分类标准和检测标准,部分低值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无标准可依的问题尤为突出;回收环节税负重、用工难问题突出、设备设施升级较慢、科技研发水平不高都成为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的掣肘。

  “再生资源行业最终的价值是绿色产能,是节能减排,因此,再生资源企业必须杜绝粗放经营、二次污染,否则将被市场淘汰。”南京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孙波认为,就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来说,规范化与规模化是再生资源行业夯实基础的关键。某些“小作坊”环保设施不达标、企业产废有票不开、回收虚设交易环节等违规运营,最终影响正规企业正常经营;而从回收网络的构建到资源的大规模聚集,都必须有规模,有规模才有效益。

  “所以,接下来协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支持回收网点布局、储存设施设备、分拣中转中心等节点要素的同建共享,探索环卫回收一体化模式,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向环境服务转型升级。我们也鼓励、协助企业研发和应用智能型回收设施、设备,推广机械化、自动化和先进适用的分拣加工处理装备,促进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孙波希望,社会化运作的同时,顶层设计也将切实地帮助后端垃圾处理企业形成闭环系统,在规划用地、对低值物品加大补贴、完善税收政策等细节上下功夫,解决企业“成长的烦恼”。

上一篇:江苏宁夏启动新型合作模式:多市产业园区结对,签约120亿

下一篇:“琴声悠远” 南京援疆用心谱写“文化援疆之歌”

联系《久发网》 | 关于《久发网》
冀ICP备19037477号-2  |   QQ:663924333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  |  电话:注册会员即可发布您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