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GDP晋级4万亿却仍旧无缘十强,安徽:再等等 新地位:总量居前、人均居中 全国31个省份的2021年经济数据已全部出炉。GDP处于四万亿区间的省份共有6个,安徽首次位列其中。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数据,2021年安徽GDP达到42959.2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全国(8.1%)快0.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 △图片来源:时代数据从人均GDP来看,安徽跨过1万美元关口——去年,安徽人均GDP达10900美元。 用官方的话来说,安徽经济已经摆脱“总量居中、人均落后”的尴尬境地,“总量居前、人均居中”是安徽在区域格局中所获得的新地位。 首次迈进4万亿俱乐部,安徽面前的挑战不小。 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今年1月初接受经济日报专访时直言,安徽仍是一个发展中省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最大省情,要咬定目标,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蛋糕”做大做好。 被上海反超 近两年,安徽经济发展的“答卷”颇为亮眼。 2021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安徽GDP均超越上海,位居全国十强。 为此,坊间对安徽进入2021年全国GDP十强寄予厚望。 然而,该排位并没有延续到年底。 2021年第四季度,安徽GDP被上海反超了255.65亿元。安徽以微弱的差距,排在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11位。 这样的情节,曾在2020年上演过——2020年前三季度,安徽GDP挺进全国前十,但从全年来看,仍然被挤出十名之外。 尽管2021年安徽未能如愿跻身全国十强,但安徽以42959.2亿元的经济总量,站上“四万亿元”的新台阶。 这在2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2001年,中国加入WTO,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这一年,安徽GDP仅有3502.8亿元,排在全国第14位。20年后,安徽GDP超过4万亿元,增长了12倍。 △航拍合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图源:视觉中国回顾安徽GDP万亿的进阶之路,可谓是越来越快。 2009年,安徽省全年GDP达到10864.7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GDP破万亿的目标。 彼时,全球正处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安徽在当年的统计公报中如此形容——“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全省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的一年”。 此后的2013、2018年,安徽分别跨越2万、3万亿元台阶,分别用时4年、5年。 2021年,安徽突破4万亿元,跨万亿级台阶进程缩短至3年。 未来,安徽仍然有机会冲击“十强”。 据区域经济观察人士分析,仅从经济总量来看,安徽对上海的超越是早晚的事,毕竟从面积、人口数量来看,安徽都比上海多。 不过,有分析称,从产业结构来看,上海的经济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科技为主,虽然经济增速不会很快,但质量在不断优化提高。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发现上海并未提出经济总量方面的发展目标,而是强调“经济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而根据安徽的规划,“十四五”时期,安徽经济总量要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接近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还要靠创新 在安徽看来,这些年,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未来要在全国大格局中争先进位,还要靠创新。 创新,可以说是,安徽实现“进阶”的密码。 △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 图源:视觉中国根据安徽官方数据,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居全国第8位。 创新“里子”厚实,但科技成果要落地产业化,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用。 2021年,安徽加快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江淮—大众战略合作项目加快推进,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蜂巢新能源动力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近年来安徽“争先进位”重要动能。 安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比重由上年的40.3%提高到41%。 从具体数据看,2021年安徽主要工业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3倍,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1倍,智能手机增长1倍。 目前,安徽以合肥、芜湖为中心,以大众、蔚来、江淮、奇瑞等企业为代表,构建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体系。 根据规划,今后5年,安徽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产业营业收入要达到万亿元。 省会城市合肥在推动安徽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媒体统计,在目前工信部公布的3批共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合肥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多达61家,超过杭州、南京。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创新,让曾经“土里土气”的江淮大地变得“科里科气”,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困扰着安徽。 安徽当地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 “当前安徽全省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省辖市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县(市、区)发展能级不高。”去年12月23日,安徽召开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时指出。 △安徽第二经济大市芜湖布局打造车辆及轨旁系统装备基地 图源:视觉中国从地理位置上看,长江和淮河,将安徽分为皖北、皖中(又称江淮)、皖南三块区域,分属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徽文化(靠近南京的还有吴文化)。 这种区位条件,不仅带来了文化的多元,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地处皖中的省会城市合肥GDP为11412.8亿元,占整个安徽GDP(42959.2亿元)约四分之一。 安徽第二经济大市、位于皖南的芜湖2021年GDP为4302.63亿元,仅为合肥的37%。 而位于皖北的宿州,2021年GDP为2167.7亿元,总量在全省16个地市中居第7位。 位于皖中、大别山区域的六安,2021年GDP仅为1923.5亿。 受产业转型升级不快等因素影响,位于皖北、地处淮河中游的蚌埠市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预期,GDP增速仅为0%。 根据安徽官方的看法,去年以来,蚌埠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凸显,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 由此可见,安徽各个地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在此背景下,2022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2022年要“强化国家战略引领作用,推动区域争先进位、竞相发展”。 具体举措包括: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中部地区各省合作,提升合肥都市圈和皖江城市带能级,推动皖北、皖南、大别山革命老区等提速发展等。 △安徽淮南承接智能终端行业,助力工业转型 图源:视觉中国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安徽具有连接沪苏浙、辐射中西部的地缘优势,这使其成为近年来江浙沪产业转移目的地之一。 在安徽看来,安徽周边500公里范围,覆盖全国近30%的人口、近35%的生产总值和近40%的消费市场,有利于安徽发挥“左右逢源”、连南接北优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目前,安徽已经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加上安徽航空航运潜力巨大,内河航道里程华东第一,这些无疑都有利于安徽布局新兴产业、建设重大项目、拓展发展空间。 来源:“读城记工作室” ,作者梁施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