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政解2022开年,为何又提“新基建”?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近期成为高频热词。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包括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 今年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将加快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深入落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支持政策,加强算力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出20个重大应用场景,推动形成区块链、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和超高清显示等产业集群。开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建设。 “新基建”受关注,并非始于今年。 事实上,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何在2022年开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受到关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一方面,“新基建”成为我国战“疫”取胜的“新武器”;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新基建”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他表示,“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在疫情中经受住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压力测试,并取得成功,已经领先了美欧、日韩;在疫情过后,新基建将会把这个距离进一步拉开。”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认为,疫情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产业的转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靠数字化对其进行赋能,在这种大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超前布局,将会催生更多的新兴产业发展。 新基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文章中提到,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前提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头连着巨额投资,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应用大市场,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引擎。要加快5G建设进程,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大力发展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推动大型数据中心有序建设、小微型数据中心升级改造。要坚持应用导向、需求导向,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新基建”与制造、能源、交通、农业等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培育线上线下融合新经济,探索“新基建”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魏建国表示,新基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包括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二是新技术,比如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智慧基建。 “在全球范围看,我国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可以说是‘一招领先,招招领先’。”魏建国说,但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其他国家会加倍努力恢复经济。他认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在互联网基础上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央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先手棋,新基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以5G为引领的高压电网、数据中心、新材料、新工艺等七个领域将是关键。“新基建”将会构建支撑中国经济新动能的基础网络,给中国的新经济带来巨大的加速度,同时也会带动形成短期及长期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去年我国外贸规模首次突破了6万亿美元,魏建国认为,今年1月,我国外贸仍将迎来“开门红”;预计消费在疫情过后也将很快上升。而投资怎么走,现在是关键。他表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企业指明一个方向。2022年开年再提“新基建”,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将领跑新基建投资。 对此,李志起也认为,目前“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当中,投资的力度相对来说较弱,拖累了整体经济的增长,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和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对整体经济将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后疫情时代,新基建是国家重点投资的发展方向,也是“双循环”格局的关键发力点之一;可以预见新基建体系的搭建和完善将带来新一轮的产业调整。 推动走向全面数字化 2021年,北京市提出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在紧要处落好“五子”,其中“一子”就是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数字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在加速发力。”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介绍,研发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去年1月至11月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增长31.4%,其中信息服务业投入较多。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去年新基建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市在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快布局。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步伐加快。 2021年,北京新建5G基站1.2万个,累计建设5G基站5万个,万人基站数全国第一。 “新基建本身的意义在于背后产业、经济、政府、社会和整个国家治理的数字化,将推动整个国家从信息化阶段走向全面数字化。”李志起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北京市也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这种转型显然需要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才能够为我们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包括其他新兴产业提供基础保障。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 李志起认为,目前我国在5G、区块链、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方面,很多城市包括北京,还存在较为突出的短板,所以加快新基建投资,也是为了解决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问题。 他表示,疫情期间,“新基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健康码、远程医疗、在线办公、企业“码上复工”等数字工具广泛应用,从政府决策部署,到企业复工、社会运转,数字“基础设施”功能凸显。但同时,疫情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的转型。一些产业的转型,如服务业,现在已经出现了瓶颈;我国是全球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所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靠数字化的拉动。在这种大背景下,基础设施适当地超前布局,将会催生更多新兴产业的发展。 而“新基建”既是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新产业新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完善,对与未来科技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是新经济茁壮成长的必要前提。 新京报记者 陈琳 |